华虹读书协会美文欣赏——读《看见》有感之四-和记娱乐网页

华虹读书协会美文欣赏——读《看见》有感之四
发布时间: 2013-07-16 11:23  来源: 本站编辑

      今年公司读书协会推荐给大家阅读的书籍是柴静的《看见》,本打算一周内看完的,但是没想到看了一章后就无法再继续读下去了,不是书不好,是我不够坚强。每次翻开书读上一两页就觉得胸口堵的荒,没有勇气再读下去,尤其是自己本身心情不好的时候。所以读完《看见》是在一个月内断断续续完成的,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,有几次忍不住哭了出来。刚开始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,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,但出乎我的意料,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,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、内省和反思,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,更是记录了促使她成长的许许多多血淋淋的事实。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,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,居然没忍住哭了出来。而当我连续看了几章,本以为对书中的内容有些抵抗力,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,又看到了药家鑫事件。

      非典时期我正好读大一,具体情形还大致都记得,但是我记忆中的非典远没有从书中看到的骇人。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的并不多,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书中的人和事,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,这种惊觉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关于药家鑫的事件我从网络上从新闻中听过很多次,但这本书里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。父亲平时的所作所为对儿子的成长来说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,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,孩子会认为暴力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,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,孩子可能得出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的结论。所以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。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在不同的时期总要扮演和承担多种不同的角色和责任,也许有的我们扮演得好,有的我们扮演得不好,有些责任我们愿意承担,有些我们不愿意承担,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,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,我们要为自己孩子的身心健康负责,因为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,我们没有权利轻易做这个决定,更没有权利轻易放弃!

      我们了解的真相越少,就越容易产生偏激情绪。忠于事实,不偏不倚应该是所有新闻报道应该达到的标准之一,但是要完全做到,又是何其难。记者本身也是人,是有自己的观点,有自己的情绪的,他们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,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。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 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,不可能没有情绪,但想要认清现实,只能老老实实,从愤慨出发,向事实走去。无论如何,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,所以报道的时候,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。

      《看见》仿佛一双眼睛,帮我看到自己无法看到的一些事实,也让我对 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,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,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。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,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、发现,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,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。也许,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,能够做到的最好的。

网站地图